汉字 | 再 |
字源 | “再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(第 382)字形图解图片 再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竹 爯 称 “再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z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尖抵住上门齿背,阻碍气流,让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,从窄缝中挤出,摩擦成音。 ài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先发a的音,然后滑向i,气流不中断,读音轻短。 “再”的同族字表地部 植物篇 竹族(竹族共计153字)上一字头:策 下一字头:答
“再”的字形演变“再”的字源解说再,早期甲骨文是象形字,像捕鱼的竹笼。古人将毛竹的一端撕裂成许多竹条,用细竹篾将竹条编连成逐渐敞开的喇叭口,在喇叭口上再套接一个竹条编制的漏斗形竹圈,使鱼易进不易出而困在竹笼里。捕鱼者将困在鱼笼里的鱼,从间隔不大但有弹性的竹条之间取出,把鱼笼放回河湖或溪涧,可反复地捕鱼。晚期甲骨文是会义字,在鱼笼的上下两端各加一横,即加上“二”字,强调这种捕鱼方法的“可重复性”。金文在鱼笼内加“二”,进一步明确“再”的“重复性”。造字本义:动词,利用鱼笼反复多次地捕鱼。篆文将“二”混合在鱼笼字形中,难以辩认。隶书则误将篆文字形中“人”形喇叭竹圈写成“十”,使“再”的本义线索彻底消失。”用同一个鱼笼、在同一地方、反复捕捉相同的鱼,这在古人眼里具有强烈的、可喜的“重复性”,是一件令人“称心如意”的事。这种用竹笼捕鱼的古老方法,在中国部分山区沿用至今。当“再”的动词含义消失、专司副词“反复地、一次又一次地”之后,甲骨文再加“爪”(手)另造“爯”代替。当“爯”的含义“称心如意”消失后,甲骨文再加“人”另造“偁”(稱)代替。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再,一舉而二也。从冓省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再,同一动作作两次。字形采用有所省略的“冓”作边旁。 “再”的字义引申“再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动词:利用鱼笼反复地捕鱼。 本义消失 ②副词:第二次,一次又一次地。 再次 再度 再三 再则 再者 再嫁 再婚 再育 再生 再拜 再会 再见 再现 再版 再造 再起 再迁 再审 再说 再犯 再不 再生产 再接再励 再三强调 再生父母 / 东山再起 再,一举而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再刺再宥再赦。——《周礼 • 司刺》 樊缨十有再就。——《周礼 • 巾车》 酒肉之赐弗再拜。——《礼记 • 玉藻》 过言不再。——《礼记 • 儒行》 墨子起,再拜。——《墨子 • 公输》 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——《左传 • 庄公十年》 再战而烧夷陵。——《史记 • 平原君虞卿列传》 再拜大将军足下。——《史记 • 项羽本纪》 公子再拜。——《史记 • 魏公子列传》 勿复再言。——《汉书 • 李广苏建传》 顺帝初,再转复为太史令。——《后汉书 • 张衡传》 再迁为太史令。——《后汉书 • 张衡传》
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