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汉字字源辞典,字源查询,字源网">
【釋形】
金文,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:釋“”,云:“从皿,鉙聲。(玉篇‘鉙,金也。’)”“,讀(bō缽),爾雅·釋地‘首蛇’,楚辭·天問作歧。說文‘胑或作肢。’是其佐證。海篇‘,器也。’”春秋金文:“黃錫全釋‘’。黃說可從。他認為古文字中的‘考’‘可’等字均从丂,考察‘考’‘可’等形可知‘丂’的不同寫法。而‘’字所从的‘’卽‘’之變。从口从丂卽‘号’,可能就是說文解字中的‘’,‘土鍪也……讀若鎬’,朱駿聲案‘大口土釜’。但此類器形非釜形器,所以黃錫全認為‘’讀若‘鎬’或‘高’,有高長之義。‘’可能是專指一種高柄或長柄的方形豆。”(引自王寧、羅衛東春秋金文第四章,字號60)案:所釋黃説上部隸作“”其與“”亦是繁簡之別。
竊疑“”字,海篇訓音“缸”,釋“酒器也。”字从金,从号。号,金文作 (号為新鐘), (号為呂鐘),該金文字右上部,是 的省形無疑,上部當是“”,因其為容器,故从“皿”。隸變演化為省皿,而增“金”,又複增“号”成,卽作。猶“盨”字,金文或作、;又“鐈”字,金文或作;“盂”字,金文或作,或省之皿作“釪”(宋君夫人鼎)。例之亦為,“”省“皿”卽為“”,其所从“号”又複增之,卽為“”了。銘文以“豆”爲銘,是為別名。豆爲盛食器,亦爲酒器,周禮·考工記·梓人:“則一豆矣”。鄭玄註:“豆當爲斗。”詩·大雅·行葦:“酌以大斗,以祈黃耇。”“”爲酒器,與銘稱豆相合。
【釋義】
酒器名。卲方豆:“卲之(、御)。”,卽,酒器。,或猶缶,參“”字條。(見1645頁)
【字例】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