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汉字字源辞典,字源查询,字源网">
【釋形】
西周宣王期金文師簋字,金文編收入“斤”部,云:“說文所無。”从、从貝、从斤會意,,隸變作歺,說文:“骨之殘也。”是說:歺義為剔過肉的殘骨。析之是以斤(斧類器)破、搗貝成之殘骨,故从之。參“”字,是以“又(手)”紥貝取食其囊,故有貪意,而此是以斤,破開、砸開之貝。依形意考之,當應是質的古字,質从二斤、从貝,會意為以“斤(斧)”破“貝”成“殘骨”,自見其意,故省之(無礙字之本義),二斤亦與斤同。質,亦鑕,例史記·范睢傳:“今臣之胸不足以當椹質,而要不足以待斧鉞。”註:“質,剉刃也。”當可為資證。
【釋義】
平也。師簋:王若曰:“今余命(令)女(汝)(率)齊帀(師)、、、僰、、左右虎臣正(征)淮尸(夷),卽(質)氒(厥)邦獸(首、或酋),曰冉,曰、曰鈴、曰達,……斬首()訊……”詩·大雅·綿:“虞芮質厥成。”傳:“質,成也。成平也。”疏:“三字義同,故以質為成,以成為平。”朱熹集傳:“質正成平也。”銘文“氒”與文獻之“質厥”詞例同。此銘文說:南淮夷反抗、抗拒向周王朝進貢,師奉命統率齊、等國軍隊征伐南淮夷,平定了反抗、抗拒,使其誠服,成為繼續向周王朝定期獻納貢賦布帛、財貨等的部族。
【字例】
師簋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