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令,發號令。从
(jí)、卪。”
【釋形】
令,甲骨文
、
,金文亦與甲文同,从
,从卩會意。
,卽今之省形;“卩”,象人跪跽形。“今”字是“曰”字之倒形,此表示上對下之曰,卽說;其下為“卩(人)”,會為人跪著聽命於天子、君王之所令,故為命令之義。古令、命一字。
簋之首一字亦該為“令”字的異寫,其从“
”移置為左旁,並側書之。
【釋義】
1.lìng力正切
(一)命令。大盂鼎:“今余隹(唯)令女(汝)孟
(召、紹)
(榮),茍(敬)雍德巠(經),敏朝夕入讕(諫)。”保卣:“王令保及殷東國。”小子
卣:“乙子(巳),子令小子
先以人于
。”史記·高祖本紀:“漢王乃∽張耳與韓信遂東下井陘擊趙。”
(二)賞賜。小臣傳簋:“師田父令小臣傳非余。”“非余”何物?郭沫若釋為緋色之笏,容庚以為是馬名,云:“非余,古者金與馬每同賞錫,非余當讀作騑
。”唐蘭認為就是笏。應是“馬”名(另見非字解)。獻簋:“朕辟天子、
白(伯)令氒臣
(獻)金車。”“令”有賞賜義。令與命古一字,周禮·考工記·玉人:“命圭九寸,謂之桓圭,公守之;命圭七寸,謂之信圭,侯守之;命圭七寸,謂之躬圭,伯守之。”鄭玄註:“命圭者王所命之圭也。朝覲執焉,居則守之。”案謂諸侯初封及嗣位來朝時,王命以爵,卽賜以圭。禮記·曲禮:“三賜不及車馬。”註:“三賜,三命也。”疏:“受命卽受賜。”知令猶賜矣。
(三)人名。作冊令方彝:“乍(作)冊令敢揚明公尹氒(厥)
,用乍(作)父丁寶
彝。”作冊令:作冊,官名,令為之私名。
2.mìng眉病切
(四)同“命”。
(1)命令。大盂鼎:“勿廢朕令(命)。”折觥:“王在
(岸),戊子令(命)乍(作)冊折兄(貺)朢土于相侯。”
(2)生命。叔向父禹簋:“
于永令(命),禹其萬年永寶用。”
(3)意旨。班簋:“隹(唯)民亡(氓)
(出)才(哉)!彝
(昧)天令(命),故亡。”此句意為:東國之民真愚蠢啊!經常不明白上天的旨意,所以滅亡了。
(4)任命。
鼎:“內史令(命)
事,易(賜)金一勻(鈞)、非余。”內史命
事,卽內史任命
職事,讓
擔任相應的官職。
3.líng郎丁切
(五)通“鈴”。王成周鈴:“王成周令(鈴)。”詩經·齊風·盧令:“盧令令。”毛傳:“盧,田犬;令令,纓環聲。”
【字例】
.JPG)
令父己甗
.JPG)
令父乙爵
.JPG)
令 爵
.JPG)
令 簋
.JPG)
二祀
其卣
.JPG)
毓祖丁卣
.JPG)
大保簋
.JPG)
簋
.JPG)
井侯簋
.JPG)
令方彝蓋
.JPG)
戍甬鼎
.JPG)
大盂鼎
.JPG)
令簋
.JPG)
令簋
.JPG)
成周鈴
.JPG)
大克鼎
.JPG)
盤
.JPG)
豆閉簋
.JPG)
訇 簋
.JPG)
師酉簋
.JPG)
史頌簋
.JPG)
鼎
.JPG)
折 尊
.JPG)
雝伯鼎
.JPG)
肈貯簋
.JPG)
蔡侯
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