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fǒu否)方久切;(bù布)分物切

說文:“不,鳥飛上翔不下來也。从一,一猶天也。象形。凡不之屬皆从不。方久切。”

【釋形】

不,甲骨文,金文與甲文上部作形同。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:“其,象子房,象萼,象花蕊之雄雌。”高鴻中國字例:“不,原意為鄂足,象形字,名詞。後借為否定副詞,日久而為借意所專,乃另造柎字以還其原。”

竊謂象植物胚芽萌生之狀,尚未定型成苗木之形。甲文下部作,象植物種子發芽成根系,是其象形;或上部增从者,表示種子於地裏雖胚出芽,卻尚未拔出地面,故以“—”表示,示地之表面,其植物未長出地面成苗木。故其本義為“非”,亦同“否”,或“否”的本字。古文不、丕一字,不、否通用。因“丕”訓“大”意,故後之“丕”,是从“不”、从“一”。“不”表否定意,下標之“一”,表示植物不是在地面之下,反之是已長出地面,故“丕”為“大”義(丕,雖有另解,可此亦意相涵)。加“土”為坏(pī),說文訓坏,丘再成者,又訓未燒的陶器。是今之“坯”字,可為之旁證。陳詩庭讀說文證疑:“字凡从不,皆物始生未成之名。肧,婦孕一月也。爾雅:‘山一成曰坏。’君作‘邱再成者也。一曰瓦未燒。’是明有未成義也。”此釋當合於字之構義。

【釋義】

1.bù 分物切

(一)否定副詞。師旂鼎:“師旂衆僕不从王征于方。”王臣簋:“王臣手首,不敢顯天子對揚休。”

2.fǒu 方久切

(二)否。五祀衛鼎:“正迺訊厲曰:‘女(汝)貯田不(否)?’厲迺許曰:‘余(審)貯田五田。’”史記·袁盎鼂錯列傳:“上問曰:‘道軍所來,聞鼂錯死,罷∽?’”

3.pī 芳桮切

(三)通“丕”,大也。毛公鼎:“不(丕)鞏先王配命。”盠駒尊:“盠曰:‘王倗下不(丕)其(基),則邁(萬)年保我邁(萬)宗’。”郭沫若先生云:“‘不其’者‘丕基’也。尚書·立政‘以並受此丕丕基。’……‘堋下丕基’卽是奠定盛大基業。”

4.fōu 甫鳩切

(五)人名。簋蓋:“不(其)拜(稽)手(首)休。”李學勤先生謂卽秦莊公,史記·十二諸侯年表載秦莊公名其,“不”字先秦用作無義助詞。楊寬據此云:“這個,很明顯就是秦莊公莊公,見于史記·十二諸侯年表秦莊公之祖確是公伯。所說‘羞追于西’,卽是代的西縣。所說‘白氏’當是虢季子白,這時秦莊公只是西周王朝的大夫,秦還是附庸,並未成為諸侯。因此,嚴格說來,簋仍該是西周之器。”

5.wú 武夫切

(六)通“無”,地名。不降戈:“不降棘余子之貲金。”不降,文獻之“無窮”。史記·趙世家武靈王十九年,“遂之代,北至無窮。”在今河北張北長城之間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8 8:37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