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汉字字源辞典,字源查询,字源网">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yǐ矣)羊止切(以) 

說文:“,用也。从反巳。賈侍中說:‘巳,意已實也。象形’。”

【釋形】

(以),甲骨文,金文亦與甲文同,象嬰兒的“胎盤”,俗稱“以(衣)包”之形。其上端像“蒂”形,是其胎連與母體的胎臍,其與“巳”比照,“巳”呈現了輪廓的胎兒之形。,隸變作,遂之又變上為厶,下為口,卽作台。說文:“胎,婦孕三月也。”(以)是“台”,亦是胎的初文,故銘文台、以不別。如“似”字,从(以)、从人,與甲文“”同,說文:“似,象也。从人(亻),聲。”又佁,說文:“癡貌。从人(亻),台聲。”其解義為“呆”,似若“呆穆”,亦為“偶像”。“胎兒”雛形,只是“人像”的大致而已。故似、以初本同字,似是“以”之分化字。如銘之“似”與方鼎之“以”字,形同。章炳麟文始:“薏宜子,其得名由於已,已非卽薏也。”於巳字下云:“巳者未成之子”,“巳已相變,又變易則為胎。……巳已皆初文,胎後出也。”巳、已、以均為台之“胎兒”之“胎”的初文。用為以,與“衣胞”之“衣”音同。

再從始、姒而言,二字均从“女”,而按隸變體說:一為从台、一為从以,由於以、台本一字,故“始”銘文作姓氏義,文獻作“姒”姓。母系氏族社會,以母為姓,故从女(母),“台”為母之“胎兒”,凡母懷胎所生之子(女),隨母之姓,故从女、从以(台)。徐中舒甲骨文字典:“甲骨文,象人用耜形。”又耒耜考:“(金文)當為耜之象形字。”“()為用具,故古文借為以字。以,用也。”氏將“耜”這個用轉註方法造的形聲字,不是後起加旁字,而當成加旁字,從而得出“,當為耜之象形字”的結論。

【釋義】

(一)動詞,用。多友鼎:“凡(以)公車折首二百又□又五人,(訊)廿又三人,孚(俘)戎車百乘一十又七乘。”

(二)介詞。

(1)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。虢季子白盤:“(搏)伐(玁狁)于洛之陽,折首五百,執(訊)五十,是(以)先行。”“是”作介詞“用”“以”的賓語跟作動詞的賓語一樣,都要放在介詞的前面,形成“介賓結構”,如“王賜乘馬,是用左(佐)王”(同上),詩經·小雅·裳裳者華:“維其有之,是以似之。”銘文之“是以”意思是因此。

(2)表示“率領”。小臣:“東尸(夷)大反,白懋父(以)殷八征東尸(夷)。”左傳·僖公五年:“宮之奇∽其族行。”

(3)表示動作行為的協同對象,相當於“與”。命簋:“王易(賜)命鹿。用乍(作)寶彝,命其永(以)多友飤。”儀禮·鄉射禮:“各∽其耦進。”

(4)憑借……身份。:“穆王蔑長 (以)(弼)卽井白(伯)。”孫稚雛盉銘文匯釋:“穆王勉勵以輔弼者的身份去邢伯那裏(協助邢伯舉行射禮)。”

(5)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,相當于“及”“同”“跟”“將”。師詢簋:“谷(欲)女(汝)弗(以)乃辟圅(陷)于囏(艱)。”小盂鼎:“[以]嘼(酋)進,卽大廷。”詩經·邶風·擊鼓:“不我∽歸。”

(6)表示“拿”“把”。:“曰:牧牛,,乃可湛,女(汝)敢(以)乃師訟。”曶鼎:“[曶]吏氒小子(以)限訟于井弔(叔):……”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:“醒,∽戈逐子犯。”

(三)連詞。

(1)連接並列成份,相當于“與”。作冊麥方尊:“旹(之日),王(以)侯內(入)于(寢),侯易(賜)玄周(琱)戈。”大克鼎:“易(賜)女(汝)井(宇)田于(以)氒臣妾。”

(2)連接狀語與中心語,相當于“而”。膳夫山鼎:“山(拜)首,受冊,佩(以)出。”

(3)與方位詞連用,表示方域、地點、數量的界線。散氏盤:“履自(以)南至于大沽,一(封)。”“(以)西,(封)于(城)、楮木。”“(以)東,(封)于東彊(疆)。”

【字例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2 20:08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