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shì視)鉏史切()

說文:“事,職也。从史之省聲。,古文事。”
 【釋形】
 事,甲骨文與史、吏皆同。周初金文乃與史、吏同字,其後期已始分化,有別於“史”,與“史”之上部增、或,以示區別,似旗桿之首飾斿的符號。如毛公鼎等字上部从,象旗形,下部从史,隸變可作“ ”,卽是从、从史,史亦聲。如族字,金文作( 班簋),說文:“从,从矢”;旂字,金文作(旂鼎),說文:旂,“从、斤聲。”依此為證,當是會意字,會為捕獵等大事豎立旗幟,召喚聚眾。使、事、吏當是同一生活來源所指,亦是同一構形分化而出,文字學中稱“同出字”。由捕獵所事,引申出不論做任何事,皆可稱為“事”。
 【釋義】
 1.shì鉏史切
 (一)事情。卜辭:“辛亥卜,夬貞収衆人立大事于□……月。”(二、一一、一六):“自今余敢夒(擾)乃尖(小大)事。”五年琱生簋:“琱生又(有)事,(召)來合事。”詩經·北風·北門:“王~適我,政~一埤益我。”
 (二)職事,履行職責。利鼎:“北鄉(向)王乎(呼),……曰:‘易(賜)女(汝)赤巿(黻)、(鑾)旂、用事’。”元年師:“敬夙夕用事。”論語·學而:“道千乘之國,敬~而信。”韓非子·三守:“惡自治之勞憚,使群臣輻湊用~,因傳柄移藉(勢位),使殺生之機,奪予之要在大臣,如是者侵。”
 (三)官職,任職。師虎簋:“王若曰:‘虎,(載)先王旣令乃(祖)考事,啻(適)官(司)(左)右戲緐荊。’”這是說:王的冊命說:,以前先王已經任命你先祖官職:掌管左軍右軍司馬官。韓非子·五蠹:“無功而受~,無爵而顯榮。”
 (四)僚屬,官吏泛稱。作冊令方彝:“隹(唯)八月辰在甲申,王令(命)周公子明保尹三事亖(四)方,受卿事寮。”三事,商周金文說:“斯維至以為指司徒、司馬、司空三職。或說三事卽左傳·成公二年之‘三吏’、·小雅·雨無正之‘三~大夫’,……。當以或說為是。”正義:“三~大夫為三公耳。”古稱三公為三事大夫,三公參與六卿之事,故稱三事。或此說是。
 (五)對待事情。中山王:“事尖(少)女(如),事愚女(如)智。”
 (六)服事、侍奉。陳逆簋:“余寅事齊侯。”哀成叔鼎:“台(以)事康公。”增韻:“事,奉也。”老子·五十九章:“治人~天莫若嗇。”
 (七)官名。信安君鼎:“眡(視)事欨”。三十五年虒令鼎:“眡(視)事。”
 (八)人名。淊御事罍:“淊(御)事乍(作)(尊)雷(罍)。”
 2.shǐ疎士切
 (九)同“使”,派,派遣。師旂鼎:“師旂衆僕不從王征于方。(雷)事(使)氒(厥)友弘以告于白(伯)懋父,才(在)(艿)。”召圜器:“休王自事(使)商(賞)畢土方五十里。”左傳·僖公二十六年:“齊孝公伐我北鄙,公使展喜犒師。”
 (十)同“使”,讓,叫,教。蔡簋:“女(汝)母(毋)弗善效姜氏人,勿事(使)敢又(有)(疾)。”左傳·隱公元年:“姜氏何厭之有?不如早為之所,無使滋蔓。”
 (十一)“史”,官名。申鼎:“安之孫大事(史)申乍(作)其造(祰)鼎十。”大事,卽太史,官名。
 【字例】
 


 

叔 卣


 


 

令彝蓋


 


 

九年衛鼎


 


 

方鼎


 


 


 

賢 簋


 


 


 


 

豆閉簋


 


 


 


 

伯矩方鼎


 


 

倗 卣


 


 

朢 簋


 


 


 


 

師害簋


 


 

毛公鼎


 


 

頌 鼎


 


 

國差


 


 

大史申鼎


 


 

秦公鎛


 


 

洹子盂姜壺


 


 


 


 

朐 簋


 


 

公貿鼎


 


 

宰獸簋


 


 

宰獸簋


 


 

中山王


 


 


 


 

公孫潮


 

子鎛


 


 

兆域圖 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7 8:36: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