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kè刻)苦得切

說文:“克,肩也;象屋下刻木之形。凡克之屬皆从克。,古文克。,亦古文克。”
 【釋形】
 克,甲骨文,金文與甲文同,所見之釋,皆難于字意相合。其下部从“儿”之形(參見兒字从之),為借體象形字,象兒孩頭戴胄(頭盔)之形。示兒孩已大能頂得起盔甲,比喻能擔當起武士去作征戰。與“仔”字構意相類,表意為能夠肩任、勝任其事。故其旣有“能”,亦有“勝”義。中山王,釋為“皮”,是因下部是“皮”字从“”形,之皮字作爾雅·釋古:“殺,克也。”克,亦剋,公羊傳·隱公元年:“~之者何?殺之也。”克有殺義,當為剝取獸皮之革,故克从之。
 【釋義】
 (一)能,能夠。班簋:“文王孫亡弗褱(懷)井(型),亡克竟(競)氒(厥)剌(烈)。”此末句,徐仲舒云:“言莫能比其光烈也。”禹鼎:“(師)彌匡,弗克伐噩(鄂)。”尚書·大禹謨:“~勤于邦,~儉于家。”爾雅·釋言:“克,能也。”
 (二)勝,制勝。何尊:“隹(唯)(武)王旣克大邑商。”此云:武王已經戰勝了商國曾伯:“克狄(淮)尸(夷),印(抑)湯(繁陽)。”荀子·強國:“西伐,~,獲蔡侯。”
 (三)人名。克鐘:“克敢對揚天子休。”伯克壺:“伯克敢對揚天右王白(伯)友。”此“白(伯)克”為人名字,“伯”為長幼行輩的稱呼,“”為其字,此省“父”,全稱當為“伯克父”。
 【字例】
 


 

利 簋


 


 

何 尊


 


 

大保簋


 


 

師旂鼎


 


 


 


 

井侯簋


 


 

禹 鼎


 


 

井人


 


 

克 鐘


 


 

德克簋


 


 

秦公鎛


 


 

曾伯


 


 


 


 

中山王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5 14:39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