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wù務)文弗切

說文:“勿,州里所建旗。象其柄,有三游。雜帛,幅半異。所以趣民,故遽,稱勿勿。凡勿之屬皆从勿。,勿或从。”

【釋形】

勿,甲骨文,所釋之形眾說不一。郭沫若云:“勿乃笏之初文,古人于笏上書事以備忘,字正象其形。”裘錫圭考釋說“从刀……刀刃旁的小點”“是代表刀所切割的東西的”,“本義應該是分割、切斷”,“‘刎’,應該就是表示‘勿’字本義的後起加旁字”(釋“勿”“發”中國語文研究第2期)。徐中舒甲骨文字典“物”字說解:“象耒形,象耒端刺田起土。一舉耒起土為一墢,墢與勿,卜辭中用為否定詞,古音同,且形近,故字後世亦隸定為勿,由起土而訓為土色,色,形色,經傳多借‘物’為之……甲骨文物作,或从牛作,皆謂雜色牛,無作否詞用者,西周金文則用作否定詞。”然又與“勿”解,云:“从象弓形,其旁乃所以表示弓弦之振動。”案依“勿”之金文形體看,竊以爲象“鏟”具之形(或為起土之具),其字以實物線畫表示,,其上為柄,之下為“鏟”舌,因為是以側形線畫表示,下邊前一畫與後一畫(或說上一畫與下一畫),以立體視之,兩畫之間構成的是鏟具之舌面,容土或容其塵雜廢物,且與上、下各標之“丿”,左上部或標“”,是個指示符號,示其所鏟之物,或清除廢物,是為不要的東西,故本義用為否定辭,亦勿當有“物”(實物,物品)義,或説是物之初文,後增“牛”旁為之。遂之二字分化,各有所專。金文較之甲文構形更趨像意。若為弓弦上振動,與金文形相距甚遠。

【釋義】

(一)否定副詞,表示戒止。相當于“別”“不要”。師克盨:“敬(夙)夕勿灋(廢)朕令。”論語·衛靈公:“己所不欲,∽施于人。”

(二)否定副詞,作一般敘述否定,相當于“不”。六年琱生簋:“余典勿敢封。”左傳·襄公三年:“齊侯欲∽許。”

(三)相當于“無”。齊鎛:“勿或(有)俞(渝)改。”詩經·豳風·東山:“∽士行枚。”:“勿,猶無也。”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6 18:52: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