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召 |
字源 | 召(zhào兆)直少切 說文:“召, 【釋形】 召,甲骨文 繁體如四祀 甲文五期有“ 又如 金文龢爵字,不从鼎(倒文),而从“門”之倒文,猶“屰”是“人形”之倒文,亦來人之意。俗語有“門戶”之詞,是個雙關語詞,本指所居之“門窗”之戶。但其又用為所待客人與否,熱情招待意為“門戶好”,否則謂“門戶不好”,此北方俗語表意為若招待客人“門戶”不好,甚至謂不懂“人情世故”。故該字下从“門(倒文)”。史友甗、伯害盉等字下部从 【釋義】 1.zhào 直少切 (一)召喚,叫來。大鼎:“王召走馬 (二)召請,召見,召集。逆鐘:“弔(叔)氏令(命)史 (三)通“詔”。告,告誡。盠駒尊:“王乎(呼)師豦召(詔)盠。王親旨(詣)盠,……”玉篇:“召,告也。”楚辭·離騷:“麾蛟龍使梁津兮,詔西皇使涉予。”王逸註:“詔,告也。”周禮·夏官·司士:“以詔王治。”鄭玄註:“告王所當進退。” (四)通“詔”。協和,輔助。大盂鼎:“今余隹令女(汝)盂 (五)人名。召卣:“白(伯)懋父睗(賜)召白馬。” 2.shào (六)古地名。因以為氏名。周初召公奭的封地。五年琱生尊(大口尊):“琱生對揚朕宗君休,用乍(作) 【字例】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