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地,元气初分,輕清陽為天,重濁陰為地。萬物所陳也。从土,也聲。, 籀文地从。”
【釋形】
地,金文从,从土,从又,彖聲;或說从土,聲。增“又”旁,是手持彖之繁飾。與說文之籀文形近。,本為地之高者,此與“土”合構,表示地之有高有低,泛指土地。段玉裁說文註:“()从土,彖(chǐ)聲。”朱駿聲通訓定聲:“彖,說文讀若弛。彖、也一聲之轉。”曾憲通云:“戰國楚系文字則作,如楚帛書作,……篆文則省阜,後變它聲為也聲。它、也古常混用。”此云:古之墬、今之“地”之形的演變。
【釋義】
土地,田地。壺:“敬命新墬(地)。”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:“諸公之∽,封疆方五百里。”
【字例】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