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夆,啎也。从
,
聲。讀若縫。”
【釋形】
夆,金文从
,
聲。簋銘字聲符丰下增“土”旁,乃是丰(封之初文)。逢是夆之增旁字。王筠說文句讀:“逢者,夆之累增字。”意符从
,卽是倒止(趾)字,一般表示返,返迴意;而增“辵”作“逢”,辵、夊意近相通。當亦表意為前行與之相反行之人相遇為逢。
【釋義】
1.fēnɡ 敷容切
(一)通“封”。封疆,建立邊界。九年衛鼎:“付裘衛林
里,
(則)乃成,夆(封)亖(四)夆(封)。”散氏盤此意作“封”。左傳·僖公三十年:“旣東封鄭,又欲肆其西封。”
(二)通“豐”。豐厚。衛簋甲:“其日
(夙)夕用氒馨香
(享)示(祀)于氒百神,亡(無)不
(則)
夆,馨香則登于上下,用匃(祈)百福。”馬王堆漢墓帛書·老子乙本·德經:“修之國,其德乃~。”今本老子五四章作“豐”。
(三)通“峰”。神禹銘:“南夆(峰)
(淵)百(陌),曲則(側)丘田。”
2.pánɡ 薄江切
(四)氏名。夆叔盤:“夆(逢)叔乍(作)季妃盥般(盤)。”夆叔,是季妃的丈夫。陳直案云:“‘夆叔’為‘逢叔’之省文。穆傳有逢固,疑逢為爵名,固為人名。孟子逢蒙學射於羿,則逢之得氏久矣。”
【字例】
.JPG)
二祀
其卣
.JPG)
九年衛鼎
.JPG)
夆伯甗
.JPG)
夆方鼎
.JPG)
神禹銘
.JPG)
衛簋甲
.JPG)
夆叔匜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