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饋,餉也。从食,貴聲。”
【釋形】
饋,金文無
鼎有字作从食,从
,疑為“饋”字,僅是右上部與“貴”的上部有差異,依小篆看,貴之上从“
”是臾的變體。秦陶文(1122)貴字作“
”。銘中用“饋鼎”,猶言它銘之“飤鼎”,卽食鼎,淮南子·氾論:“當此之時,一饋而十起,一沐而三捉髮,以勞天下之民。”此“饋”用為“食”義。饋器,是古代的食用器、盛牲器、祭祀器等。又祭名曰“饋食”。儀禮·特牲饋食禮鄭玄註:“祭祀自熟始曰饋食。饋食者,食道也。”有饋食之豆。周禮·天官·醢人:“饋食之豆,其實:葵菹、蠃醢、脾析、
醢、蜃、蚳醢、豚拍、魚醢。”
【釋義】
食器。無
鼎:“無
(斁)之饋鼎。”卲王鼎:“卲王之諻饋鼎。”周禮·天官·膳夫:“凡王之~,食用六穀,膳用六牲。”鄭玄註:“進物于尊者曰饋。”參“釋形”,文獻之釋。
【字例】
.JPG)
無
鼎
.JPG)
.JPG)
卲王之韹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