卽天乙唐。商代開國之君。卜辭稱大乙為高祖乙。卜辭:“□亥卜,貞□三示御大乙、大甲、且乙、五牢”(佚九一七)。此意為:大乙高祖,為商代開國之君,大甲太宗,為修德賢主,祖乙中宗,為復興明王,三個先王,在武丁時認為都是有所作為的賢君,所以合起來,祭祀他們。宋公欒簠:“有殷天乙湯(唐)孫,宋公
(欒)乍(作)其妹句敔(吳)夫人季子
(媵)
(簠)。”銘文之“殷天乙湯”,卽成湯,就是殷商由契到成湯第十四代之帝王。荀子·成相:“契玄王,生昭明。……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湯。”史記·殷本紀載從“契卒,子昭明立”,以至到“主癸卒,子天乙立,是為成湯,”恰好十四代,和荀子的記載相合。太平御覽卷八三引古本竹書紀年:“湯有七名而九征”。金樓子也說:“湯有七號”。亦又稱為成湯咸,卜辭又有“咸”稱,“丁丑卜,今來乙酉□于咸,五宰,七月”(續一、四八、三)。尚書·酒誥:“自成湯咸至于帝乙,”又多士云:“自成湯至于帝乙”。此上句與下句句法相同,學者們認為成湯卽為成湯咸。據皇甫謐說:商湯“卽位十七年而踐天子位,為天子十三年”而崩(史記集解引帝王世紀)。尚書序說從契到湯,商族經過八次遷徙,到湯時纔建都西亳(今河南偃師)。
【字例】
.JPG)
.JPG)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