卽敷土。布土,堙土,填土。公盨:“天令(命)禹尃(敷)土,隓(掏)山()川[或:(隋)山,川],迺□[、疇]□[方](設)征(正),降民監德,……。”裘錫圭公盨銘文考釋:“禹的‘敷土’,其原始意義應指以息壤堙填洪水。古人將大帝稱為‘禹之跡’,‘禹跡’、‘禹之績’、‘禹之堵’,就是以禹敷土的傳說為主要背景的。”(據周寶宏近出西周金文集釋)詩經·商頌·長發:“洪水芒芒,禹敷下土方。”山海經·海內經:“洪水滔天,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,不待帝命。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。鯀復生禹。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。”其文中之“堙”卽填塞,由於鯀沒有請息壤這個神物,莫能填塞治理了洪水;而禹“布土”卽猶言“敷土”,拿息壤去填塞之,使得大地重生。“敷土”是該銘主旨,統領全文,與之接著是“掏山川(有說是隨山濬川)”,是“敷土”的具體措施。故“敷土”是布土以至堙土、填溝治川,造田的意思。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