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文,錯畫也。象交文。凡文之屬皆从文。”
【釋形】
文,甲骨文
、
,象正立人之形,胸前刻畫花紋或交文錯畫(卽為文飾),故以文身之文為文(紋)。金文之正面人形胸前文飾或作从“心”,以為紋在其心胸處,或以爲胸內為“心”。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云:“故後世或誤讀金文之文字為寍字。”誠然,如尚書·大誥:“予曷其不于前寍人
功攸終。”“前文人”為“前寍人”是屬此誤。禮記·王制:“東方曰夷,被髮文身,有不火食者。”孔疏:“文身者,謂以丹青文飾其身。”紋是文之加旁字,紋成為專註字。
【釋義】
(一)非軍事的,與“武”相對。
羌鐘:“武文咸
(烈)。”孫子·行軍:“故令之以∽,齊之以武。”
(二)人名。文簋:“文乍(作)寶
(尊)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