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巿,韠也。上古衣,蔽前而已,巿以象之。天子朱巿,諸侯赤巿,大夫蔥衡。从巾,象連帶之形。凡巿之屬皆从巿。
,篆文巿从韋,从
。”
【釋形】
巿,金文从巾、从一會意。一橫畫表示腰帶。巾,从
表示裳衣(或布、帛下垂),中間之
表示紱芾(形若今之領帶,但此是繫於腰帶上)。字又作芾、韍、紱。因巿(或說紱)上連鞶帶,又加飾於裳前,當胸下而垂,故字像之。義為蔽膝。陳夢家曰:“金文之巿,从一从巾,象大巾上的博帶。”金文編云:“篆文从韋,从
,作
,俗作
。經典作
,又作芾。說文所無。”見“冕服圖解”。
【釋義】
同“芾”。祭服的蔽膝。毛公鼎:“朱巿蔥黃。”豆閉簋:“閉易(賜)女(汝)織衣環巿,用朕乃且(祖)考。”申簋蓋:“睗(賜)女(汝)赤巿縈黃、
(鑾)旂。”頌壺:“赤巿朱黃。”巿,文獻作芾、
、韠等。玉篇:“巿,亦作
。”詩經·曹風·候人:“三百赤芾。”毛傳:“芾,韠也。……大夫以上,赤芾乘軒。”疏:“芾服,祭祀所用也。”赤巿比朱巿次一等的芾。詩經·小雅·斯干:“朱芾斯皇,有瑲蔥珩。”鄭箋:“皇猶煌煌也,芾者天子純朱,諸侯黃朱,宣王之子或且為諸侯,或且為天子,皆將佩朱芾煌煌然。”
【字例】
.JPG)
大盂鼎
.JPG)
師酉簋
.JPG)
豆閉簋
.JPG)
師
鼎
.JPG)
詢 簋
.JPG)
毛公
鼎
.JPG)
鼎
.JPG)
頌 鼎
.JPG)
頌 簋
.JPG)
冕服(禮服)圖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