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麇,也。从鹿,囷省聲。,籀文不省。”
【釋形】
麇,甲骨文,从鹿,从禾會意。金文从鹿(省為鹿之頭形)省,从木會意。木、禾意相近,草、木亦同為植物,性屬相類,作構件用意相通,示其鹿生存於林木草茂之中為食。亳鼎字其動物的正面形突顯,上部為頭,中部之身上兩腿形與貉子卣之“鹿”字形近,下部形不清晰,疑是从“禾”,應為“麇”字。麇獸,亦名獐。
【釋義】
(一)地名。亳鼎:“公侯易(賜)亳杞土、麇土、稱禾、稷禾,亳敢對公中(仲)休。”召圜器:“賞畢土”、大保簋:“賜休余土”。前銘之“賜杞土、麇土”,與後銘“賞畢土”“賜余土”文例相同。
(二)人名。師害簋:“麇生曶父師害□中(仲)舀。”麇生曶,是師害的兒子。
【字例】
亳 鼎
師害簋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