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zhī織)之弋切

說文:“戠,闕。从戈,从音。”

【釋形】

戠,甲骨文,从戈、从言會意。言或作。古人于器物上刻文字,此字表意為用戈之類的有鋒及錐刃之器刺刻文字,或于戈器上刻記言辭,作為標記,故是“識”的本字。古代青銅器上,往往在上面鑄出所有者的名號(如“我”字亦从“戈”),表示該器為己所擁有。如春秋時期的耳鑄公:“耳鑄公(劍)”。吳王孫無壬鼎:“吳王孫無壬之脰鼎。”這些劍、或鼎,表明是自己專用之器,而字从戈,示用錐刃之器,於器物上刻、鑄之標識名號,故从戈。金文或从音,从戈,古文言、音作構件義同。從銘文用例看,識、織、職初本一字。

【釋義】

1.zhì職吏切

(一)記,記住。格伯簋:“畢(厥)書史戠(識)立(垠)成(),鑄保(寶)簋。”劉心源云:“戠,識省記也。”文獻作“識”。宋玉神女賦:“寐而夢之,寤不自識。”李善:“如有可記識也。”

(二)通“織”,彩帛。豆閉簋:“易(賜)女(汝)戠(織)衣(環)巿、旂。”文獻作“織”。禮記·玉藻:“士不衣織,無君者不貳采。”:“織,染絲織之。”

2.shí賞職切

(三)識,知識,見識。何尊:“爾有唯小子,亡戠(識),(于)公氏,又(有)于天,(徹)令(命)。”文獻之“識”。張衡東京賦:“鄙夫寡識。”

【字例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6 4:19: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