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束,縛也。从口、木。凡束之屬皆从束。”
 【釋形】 
 束,甲骨文.JPG) 、
、.JPG) 、
、.JPG) ,象以繩索綑縛柴木(薪)之形。金文與甲文形同,或象用繩索纏縛木之狀(曶鼎字等)。本義為綑、縛。
,象以繩索綑縛柴木(薪)之形。金文與甲文形同,或象用繩索纏縛木之狀(曶鼎字等)。本義為綑、縛。
 【釋義】 
 (一)縛也。卜辭:“辛亥卜,束羊。”(合集22044)詩經·鄘風·牆有茨:“牆有茨,不可~也。”
 (二)單位量詞。曶鼎:“我旣賣女(汝)五[夫][效]父,用匹馬束絲。”此“匹”“束”,量詞,卽一匹馬、一束絲,上古數詞為“一”時多省略,直接以量詞表示。.JPG) 簋:“易(賜)
簋:“易(賜).JPG) 弓、矢束、馬匹、貝五朋。”不
弓、矢束、馬匹、貝五朋。”不.JPG) 簋:“易(賜)女(汝)弓,矢束、臣五家,田十田。”詩經·周(魯)頌·泮水:“角弓其觩,~矢其搜。”釋文:“五十矢為束。”國語·齊語:“索訟者三禁,而不可上下,坐成以~矢。”註:“十二矢為束。”淮南子·氾論:“訟而不勝者,出一~箭。”高誘註:“箭,十二為束也。”矢一束,究竟多少;絲一束,是多重,所說不一。
簋:“易(賜)女(汝)弓,矢束、臣五家,田十田。”詩經·周(魯)頌·泮水:“角弓其觩,~矢其搜。”釋文:“五十矢為束。”國語·齊語:“索訟者三禁,而不可上下,坐成以~矢。”註:“十二矢為束。”淮南子·氾論:“訟而不勝者,出一~箭。”高誘註:“箭,十二為束也。”矢一束,究竟多少;絲一束,是多重,所說不一。
 (三)氏名。束仲豆父簋蓋:“束中(仲)豆父乍(作).JPG)
.JPG) (簋)。”束仲豆父,束為氏,豆父為字。
(簋)。”束仲豆父,束為氏,豆父為字。
 【字例】
 
.JPG)
 盂 卣
 .JPG)
 不.JPG) 簋蓋
簋蓋
 .JPG)
 曶 鼎
 .JPG)
 大簋蓋
 .JPG)
 五年琱生簋
 .JPG)
 束 盤
 .JPG)
 子束泉尊
 束泉合文
 .JPG)
 .JPG) 簋
簋
 .JPG)
 束仲豆
 父簋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