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潏,涌出也。一曰水中坻,人所為潏。一曰潏,水名,在京兆杜陵。从水,矞聲。”
【釋形】
潏,西周晚期金文从水,矞聲。銘文用意同與“遹(yù)”,依說文所訓潏,水名,讀jué音。
【釋義】
水名。伯
父簋:“王自成周,南征伐
子、□桐、潏。”它銘有作“遹”、“
”,翏生盨:“王南征淮尸(夷),伐角、
,伐桐、遹,翏生從,執訊折首……”鄂侯御方鼎:“王南征,伐角、
(
),唯還自征,在
。”此“
”金文作“
”,柯昌濟曰:“古夷名,从矞、从尸,尸卽古夷狄夷字,疑卽古裔夷裔字。”說文云:“一曰潏,水名,在京兆杜陵。”潏水,上游卽今陜西長安縣東南的潏河上游。自縣南皇子陂以下,漢、晉時故道大致卽今皂河。然而從戎生編鐘:“遹司蠻戎”之遹字,裘錫圭釋作“潏”,認為當指“潏水”一帶,“此潏水在汾水之東,在今臨汾市之北流入汾水。西周時建于潏水之邦,有可能是楊國。”據此簋銘之“潏”,可能是裘先生說之“潏水”。有說鼎銘之角、
(
)是角
、桐遹之省稱。依此可參“桐”字條(一)。(見707頁)
【字例】
.JPG)
伯
父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