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fán煩)浮芝切

說文:“凡,最括也。从二,二,偶也。从,古文及。”

【釋形】

凡,甲骨文 郭沫若卜辭通纂曰:“凡字,槃之初文也,象形。”馬敘倫曰:“凡卽帆之本字,亦卽今謂帆曰風篷之本字。”僅從字形審之,象船帆之形,帆之初文。可從卜辭用義看,應為槃字。金文亦與甲文形同。河南安陽出土的擡槃,形與今之擔架相似(據侯家莊第二本1001號大墓上冊)。甲、金文形為線條描摹,或增攴同殳,作“般(搬)”,或益之皿,作盤。

【釋義】

(一)盤(凡,讀pán)。盤庚先王名。卜辭:“庚申卜,貞:王賓凡(盤)庚劦日亡尤。”(一、一六、四)盤庚,姓盤庚,一名祖丁的兒子,陽甲的弟弟。竹書紀年:“盤庚遷于北蒙,曰‘’。”朝從此稱為殷,與前期之朝,亦合稱為殷商

(二)總括之詞,一切,所有。小盂鼎:“王乎(呼)□□令盂以區(敺)入,凡區(敺)以品。”詩經·邶風·谷風:“∽民有喪,匍匐救之。”廣雅·釋詁:“凡,皆也。”

(三)共,總共。:“凡百又卅又五()。”多友鼎:“凡以公車折首二百又□又五人。”孟子·萬章下:“天子一位、公一位、侯一位、伯一位、子男同一位,∽五等也。”

(四)通“汎(凡,讀fàn)”。天亡簋:“王又(有)大豐,王凡(汎)三方,王祀于天室,降,天亡又(佑)王。”楊寬西周史云:“聞一多解釋為王泛舟于辟雍之水的三方(大豐簋考釋,收入古典新義下冊),是正確的。泛舟于辟雍之水,就是為了射擒水生動物,以便獻祭而祈求豐年。”

洪家義曰:“凡,原銘作,是盤的象形字,後引申為盤旋、盤桓等義。這裏應作‘環視’解。‘王凡三方’就是‘王環視三方’。這大概是對參加典禮者的致意。典禮是在璧雍舉行的。”

李曉東天亡簋與武王東土度邑中說凡卽般,般讀為說文:“轉目視也。”案:集韻,“蒲官切(音盤)。”博雅:“,視也。”

兩說意相近,“王有大豐”之豐,讀為“禮”。而之說“豐”,讀為“丰”,故後句之“凡”也就所釋有異。豐,疑是禮,依後句“王祀……”看,“凡”或仍為“總括之詞”,指各方前來參與祭祀之典禮。

(五)氏稱。凡簋:“凡乍(作)旅彝,戈。”周公第二子凡伯之後。見通志·氏族略·以國為氏

【字例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6 20:28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