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烏 |
字源 | 烏(wū污)哀都切;(yú于)羽俱切(於乌) 說文:“烏,孝烏也。象形。孔子曰:‘烏, 【釋形】 烏,原本為一種獨體特徵之鳥形,上端為頭,嘴巴上仰;其下嚮右的幾條曲線,以示翅膀;下端嚮後曲勾狀是其爪子。其頭部多不標眼球(眼圈內)一小點,段玉裁註:“鳥字點眼,烏則不。此純黑故,不見其睛也。”是為“烏鴉”之烏。 東周金文頭與尾筆畫分裂,遂之分化成“ 【釋義】 (一)介詞,表示動作的對象。陳 (二)表示地點,意同“在”。鄂君啓舟節:“王凥 (三)介詞,表示被動。中山王 (四)通“與(烏,讀yǔ)”。者旨於睗,卽鼫與,越王之子名。越王者旨於睗戈:“戉(越)王者旨於(與)睗(賜)。”參見“者”字條之“者旨於睗”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