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wū污)哀都切;(yú于)羽俱切(於乌)

說文:“烏,孝烏也。象形。孔子曰:‘烏,呼也。’取其助气,故以為烏呼。,古文烏,象形。,象古文烏省。凡烏之屬皆从烏。哀都切。”

【釋形】

烏,原本為一種獨體特徵之鳥形,上端為頭,嘴巴上仰;其下嚮右的幾條曲線,以示翅膀;下端嚮後曲勾狀是其爪子。其頭部多不標眼球(眼圈內)一小點,段玉裁:“鳥字點眼,烏則不。此純黑故,不見其睛也。”是為“烏鴉”之烏。

東周金文頭與尾筆畫分裂,遂之分化成“”,變而則隸化作“於”,故“於”乃源于“烏”之分化字,用為介詞字,遂與烏成二字,依用意音讀亦異。穆天子傳三:“於鵲與處。”郭璞:“於讀曰烏。”以“烏鴉”之鳴,取之擬聲而“烏呼”之語詞。段玉裁:“此許語也,取其字之聲可以助气,故以為烏呼字。”小爾雅·廣鳥:“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。”禽經:“慈烏一名孝烏,比他烏微小,長則反哺其母。”烏鴉反哺,故訓“孝烏”。案于、於初本非屬繁簡字。

【釋義】

(一)介詞,表示動作的對象。簋蓋:“用(追)孝烏(於)我皇〔考〕。”

(二)表示地點,意同“在”。鄂君啓舟節:“王凥(於)郢之遊宮。”神禹銘:“余(盟)於此。”

(三)介詞,表示被動。中山王:“昔者,郾(燕)君子徻……猶粯(迷)惑於子之而(亡)其邦。”

(四)通“與(烏,讀yǔ)”。者旨於睗,卽鼫與越王之子名。越王者旨於睗戈:“戉(越)王者旨於(與)睗(賜)。”參見“者”字條之“者旨於睗”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7 10:58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