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盟祀 |
字源 | 盟祀 古代在神前殺牲歃血,立誓、結盟,以告神明,以表誠信的一種方式。王子午鼎:“敬氒(厥)盟祀。”邾公華鐘:“台(以)卹其祭祀盟祀。”邾公釛鐘:“用敬卹盟祀。”“盟”說文言“殺牲”,所用之牲多為牛或羊,地位較低者,或犬或雞 。盟誓過程為:首先寫成載書,接著由盟主執牛耳,第一個歃血,卽口含牲血,然後按照參加盟會的人的等級、地位順次進行。朱盤盛放牛耳,玉敦為盛血玉器。歃血之後宣讀載書,將盟辭內容告知天地神明,上對日、月天神,下臨盆血地靈,發誓不背。禮記·曲禮下:“涖牲曰~”。孔穎達疏:“盟之為法,先鑿地為方坎,殺牲於坎上,割牲左耳,盛以珠盤,又取血盛以玉敦。用血為盟書,成,乃歃血而讀書。”宣讀完畢,就將牲、載書一同埋入挖好的坎中,如秋官·司盟:“坎其牲,加書于上而埋之。”主盟者留存載書副本與盟府,凡盟誓的人,必須信守誓約,如有違犯,受到天地神明的懲罰。盡管如此,然背盟之事時常發生。正如左傳·襄公九年鄭子孔云:“與大國~,口血未乾而背之可乎?”國語·吳語亦云:“前~口血未乾,足以結信矣。”據1965年于山西侯馬出土盟書五千余片,均用丹朱寫于玉片上,玉石均為圭形。坑中除盟書外,埋有羊、牛、馬等。其主盟者為春秋晉國趙氏。 盟商壺 剌 盟 井侯簋 魯侯爵 邾公華鐘 蔡侯 王子午鼎 王孫 邾公釛鐘 徐王子 與兵壺
神禹銘 宋右師□敦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