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fǒu否)方九切

說文:“缶,瓦器。所以盛酒漿。秦人鼓之以節歌。象形。凡缶之屬皆从缶。”
 【釋形】
 缶,甲骨文 (7751),从午、从 會意,午亦聲。金文與甲骨文同。象用“午(杵)”於器皿中搗黏土坯之形,卽為製作缶之陶器。後又出現了青銅缶,所以又增“金”旁作(欒書缶)。晚出的金文又增勹(人),从缶會意,表示人在俯身製作陶器,作“匋”。缶是一種盛水或酒的容器,大腹小口而有蓋。亦有作為一種特製的汲水器,左傳·襄公九年:“具綆~,備水器。”:“缶,汲水器。
 【釋義】
 1.fǒu方九切
 (一)盛酒漿器。亦用為祭器。倗缶:“倗之(尊)缶。”書缶:“余畜孫書已斁(擇)其吉金,(以)(作)(鑄)(以)祭我皇祖。”徐頢君之孫缶:“徐頢君之孫,利之元子次夷擇其吉金,自作供缶。”禮記·禮器:“五獻之尊,門外~,門內壺。”
 (二)人名。偁缶簋:“偁缶乍(作)且(祖)癸彝。”此代晚期銘,偁缶,是祖癸的孫子。
 2.bǎo 搏抱切
 (三)通“寶”。京姜鬲:“其永缶(寶)用。”寶字實从缶聲,故寶、缶聲字通。
 【字例】
 


 

缶 鼎


 


 

偁缶簋


 


 

倗 缶


 


 

蔡侯


 


 

蔡侯朱缶


 


 

戰國 大鳥紋缶


 

  西安博物院藏。高9釐米,口徑4.5釐米。缶,用于盛酒或水之器。該缶形似罐,直口短頸,廣肩鼓腹,矮圈足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6 11:02: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