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翏,高飛也。从羽,从
。”
【釋形】
翏,金文象鳥展翅於高空翹尾翅、頭俯視嚮下撲捕獵食之形。上部皆為羽翅形,下部為軀體省,或以羽為體,僅見之頭、爪;或低端連筆與“軀體”標有小斜點,以示其爪。其鳥之飛狀,十分特別,非為正常嚮前飛,而是嚮下疾速之形,故其“爪子”懸於空(收與其腹下,不見全爪)。仔細觀其形,卽是猛禽嚮地面攫取、攫殺、捕獵食物的樣子。
戮字,从翏,从戈,說文云:“殺也。从戈,翏聲。”摎,說文:“縛殺也。从手,翏聲。”
,說文云:“經繆殺也。从鬥,翏聲。”三字均从“翏”,皆有“殺”意。可證翏,本義是攫殺。當亦含有說文:“高飛”義,典籍訓“風聲”,乃是猛禽疾速追捕食物之擊翅聲之引申。唐顏師古匡謬正俗:“翏,古文戮字。湯誓云:‘予則孥翏女’。”十三經註疏作“予則孥戮汝。”
【釋義】
(一)以國為氏。偃姓,出于高陶氏,故址今六安市境。翏生盨:“用對
翏生眔大
。”田成方鄝子妝戈的年代、國別及相關問題:翏生盨銘從稱謂看,“翏生可能是器主的‘氏稱十名字’,也可讀‘翏甥’,指翏氏之外甥,無論哪種釋法,翏生之翏作為族氏的可能性較大”。(考古與文物2011年5期)安徽壽縣西隔淠水與霍邱縣為鄰,蓼地古轄壽縣,霍邱縣政區概況載:“夏、商、西周為虞蓼子國。春秋時,東周襄王三十年,魯文公五年(前622年),楚滅蓼,設蓼邑。……永元二年(500年)屬北魏,置蓼縣。”又壽縣亦載:“仲歸率師滅六、蓼、壽屬楚地。”
(二)通“鏐”,尚好的銅或銅器。玄翏戈:“幺(玄)翏(鏐)。”郘
鐘作“幺(玄)鏐。”爾雅·釋器:“黃金謂之璗,其美者謂之鏐。”郭璞註:“鏐謂紫磨金。”
(三)人名。此鼎:“王乎(呼)史翏冊命(令)此。”無叀鼎:“王乎(呼)史翏冊命(令)無(許)叀曰。”名翏,其為史官,故稱史翏。“王呼”是周王叫他宣讀對“此”“無叀”的冊命。
【字例】
.JPG)
翏生盨
.JPG)
翏 簋
.JPG)
無叀鼎
.JPG)
此簋辛
.JPG)
玄鏐
鋁戈
.JPG)
玄翏之用戈
.JPG)
玄鏐戈
.JPG)
玄鏐戈
.JPG)
玄鏐戈
.JPG)
.JPG)
翏鋁玄用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