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諾,應也。从言,若聲。”
【釋形】
諾,金文从言,从若會意,若亦聲。或不从言,以若為諾。若,本从口者,與从言意同。“若”其本義為順從,其與言合體,會意為應答義。
【釋義】
1.nuò奴各切
(一)應答之聲。從命。曶鼎:“則卑(俾)□(復)令(命)曰:‘若(諾)!’”史記·留侯世家:“父去里所,復還,曰:‘孺子可教矣。後五日平明,與我會此。’[張]良因怪之,跪曰:‘~。’”
2.ruò而灼切
(二)通“若”。順從。邾大宰簠:“余諾(若)孔惠。”文獻作若。詩經·大雅·烝民:“天子是若,明命使賦。”(賦,通“敷”。布也。)
【字例】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