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跡,步處也。从辵,亦聲。
,或从足、責。
,籀文跡从朿。”
【釋形】
跡,金文从辵,朿聲,與說文籀文同。蹟,其古文亦从辵,朿聲,作
。从足、或辵,作構件意同。足跡,是其本義。
【釋義】
(一)循道,卽循規蹈矩。師
簋:“今敢博(薄)氒
(眾)叚,反氒工吏,弗
(跡、蹟)我東(國)。”“弗跡”卽不循規矩。或不遵循法度。詩經·小雅·沔水:“念彼不~,載起載行。”註:“謂不循故道也。”或讀為“積”,積儲,倉庫中的委積。“弗積我東國,”卽沒有把物資納貢到我的東國積聚起來。
(二)通“績(
,讀jì)”。功業,功績。五年師
簋:“
(敬)母(毋)贁(敗)
(績)。”“敗績”,卽喪失功業、功績。國語·周語上:“戰于千畝,王師敗績于姜氏之戎。”
【字例】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