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辥,罪也。从辛,聲。”
【釋形】
辥,甲骨文、, 从,从辛會意。,表示腳足,辛,意為刀具,會為人之腳足受到刀刃之割傷,故本義為傷害、災害。或从辛,从。,月、肉,古月、肉形相似,此應意為肉,以肉代之表示,構意亦與“”同。金文从“”,或作从。,是腳足側視的“以形表意”,上為足趾(側形)僅可視見前三趾,猶金文之“又(手)”字僅見三指,下為足底(側視)中間窊窩(腳腰),似有中空狀。而小篆卻訛作上从“屮”。克鼎之類字左上部變為“止(趾)”,可證“”意亦同趾,例歸字之左部从“”,説文之籀文作“”,其省。而辥之甲文、何尊字省“止(趾、指)”,、止作構件意同。“”之人足窊側形之象形,此辥字當可為佐證。
【釋義】
(一)害,災害。卜辭:“隹(惟)且(祖)乙(辥)我。”(合集1632)“茲雨隹(惟)(辥)。”(合集12892)。
(二)通“(,讀yì)”,治理。何尊:“余其宅(茲)中或(國),自之(辥)民。”陸機答賈長淵:“乃眷三哲,俾∽斯民。”
(三)通“(,讀yì)”,理也。晉公:“整辥()爾(容)。”廣韻:“,理也。”
(四)通“(辥,讀yì)”,輔相。毛公鼎:“唯天(將)集氒(厥)命,亦唯先正(襄)辥()氒(厥)辟,(勞)堇(勤)大命。”克鼎:“保辥()周邦”,於“襄厥辟”相類,尚書·君奭:“用厥辟”,康王之誥:“保王家”。辥讀,王引之說有輔相之義。
【字例】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