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醜,可惡也。从鬼,酉聲。”
【釋形】
醜,金文諸
爵銘之首句為“亞醜”二字合文,“亞”形內應爲“醜”字,其从“鬼”,从“酉”,鬼捧舉之“酉(酒)”,酒下為“
”是酒器之基座(或酒盤)。說文“醜,可惡也”,鬼承酒器而飲之,當顯其狂惡,而字又與“亞”之合文,說文·亞部:“亞,醜也。象人局背之形。賈侍中說以為次弟也。衣駕切(è)。”可證“亞”“醜”形別音異而義相同。醜,訓為“可惡”義,字今簡化為“丑”。亞,訓為以人傴僂示丑惡之狀,此訓為假借義。本為象廟室之形(或“大莊園”之建筑構形圖)。從商代“亞醜”字合文,以及說文將二字互訓看,亞與醜二字必有緣,揣測構意大概“亞”內有“醜”爲所敬者。醜,說文所訓“惡也”,這是把亞與醜當爲同義而訓之所因;“醜”从“鬼”,从“酉(酒,是祭品)”,古人常以“神鬼”並言,鬼,金文或加“示”作“
”,示,神靈牌位之形,知“鬼神”同爲祭祀對象。從卜辭中看,鬼亦有用為方國名的。亞,在殷商及西周早期前,多用為祭名,商代銘文有“亞弜”“亞其”等,是族徽、方國名。亞,初為廟室也好,還是建筑平面圖,古人聚族而居,同祖同宗,宗族必有祖宗,祖有“宗主”之廟,卽宗廟。亞,正是“族”“廟”義相涵。“醜”字形是“鬼”持“酉(酒)器”,古人祭祀祖先神鬼當亦離不了酒。亦緣此“醜”,用之為“徽記”?故“亞醜”二字圖形合文,表示“族徽”義。
【釋義】
族氏名。諸
爵:“
(亞醜),者(諸).JPG)
(以)大(太)子尊彝。”醜父丁簋:“醜父丁。”
【字例】
.JPG)
亞醜鼎
亞醜合文
.JPG)
諸
爵
亞醜合文
.JPG)
諸
爵
亞醜合文
.JPG)
亞醜方鼎
亞醜合文
.JPG)
醜父丁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