隀,玉篇:“地名。”
【釋形】
隀,戰國金文从邑,重聲。古之,隸變作“阝”者,位於右為“邑”,位於左為“阜”。其金文本位于右為邑,可隸作“”,然字書未見此字。金文亦有“”旁左、右移位之例。說文:“附,附婁,小土山也。从,付聲。春秋傳曰:‘附婁無松柏。’”今本左傳·襄公二十四年作“部婁無松柏。”是古字从,或為邑亦或為阜之證。例之應為隀字。
【釋義】
人名。九年藺令隀戈:“九年焛(藺)命(令)隀。”隀隮,為藺縣縣令。
【字例】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