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
,凝雨,說物者。从雨,彗聲。”
【釋形】
,當是“
”之繁文。甲骨文
、
、
,从雨,彗聲。卜辭用為雨
之
本義,如:“乙酉卜
,今夕雨不……”(合集20914)金文亦有“
”字,白
父簋:“白
父乍(作).JPG)
(簋)。”該器銘於2006年11月,陜西扶風五郡西村發掘窖藏出土鼎、簋、尊等器物27件(組),據簡報,“
”釋為“寶”。(文物2007年第8期,西周青銅器窖藏發掘簡報)
、“
”銘中用例亦相同。簡報釋“寶”,是據通常銘文用例,如令簋:“用乍(作)丁公寶
(簋)。”又大盂鼎:“用乍(作)且(祖)南公寶鼎。”等等。
【釋義】
通“鏏(
,讀wèi)”。器名之修飾詞(或簋之別名)。姜林母簋:“姜林母乍(作)
簋。”
,金文編云:“楊樹達疑為
之假字。淮南子·說林篇高註:‘
小鼎’。又‘鼎無耳為鏏,鏏簋猶云小簋’。”說文:“鏏,鼎也。从金,彗聲。讀若彗。于歲切(wèi)。”此銘之“
”與白湄父簋之“
”用例同,而發掘簡報讀之“寶”。
【字例】
.JPG)
白
父簋
.JPG)
伯多父盨
.JPG)
姜林母簋
.JPG)
伯多父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