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
,滿也。从心,
聲。一曰:十萬曰
。
籀文省。”
【釋形】
,金文不从心,从音(言)、从口、从丨(十)會意。金文
,卽音、言初一字。“丨(十)”位於字之中間,由上从言之“
”、下从口之中間从丨(十),表示數目,其與言之中間一豎畫構成借筆(另參“
”字條)。言與“曰”意同,會為說之又說,以示在數數,說文云:“十萬曰
”,故从丨(十)。多是之本義。桂馥說文義證:“古十萬曰億;今之算術,乃萬萬為億也。”玉篇·心部:“
,今作億。”古之“意”是今之“億”的本字,後加之“人”旁,成為(轉註)字。另見“億”字條。(見1004頁)
【釋義】
(一)通“億”。泛指數目之多。史牆盤:“
(淵)
(哲)康王,兮(遂)尹
(
)彊(疆)。”唐蘭譯:“淵深明哲的康王,就端正億萬疆土。”又指時間長久、永遠。晉侯
簋:“晉侯
[曲?]乍(作)寶
,用亯(享)于文
(祖)皇考,其萬
(億)永寶用。”
(二)人名。意簋:“
(意)乍(作)寶
(簋)。”
【字例】
.JPG)
史牆盤
.JPG)
意 簋
.JPG)
晉侯
簋蓋
.JPG)
晉侯
簋
.JPG)
命瓜君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