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jī稽)古兮切

說文:“卟,卜以問疑也。从口、卜。讀與稽同。尚書云:‘卟疑’。”

【釋形】

卟,甲骨文習見“”字,作,象一塊牛肩胛骨狀,骨面之()為兆痕,示為卜骨,多釋之為“禍”、或“咎”字。早期金文□祖癸爵其第一字,亦應為“”;明公尊字據金文編收入“卟”字下,云:“經典作稽”。其金文字象一塊骨頭之狀,只是骨板不規整中間加飾了一橫畫,以示用之規整面。其上有“”,小篆文作“卟”形,是从“囗(骨版)”中分裂出移到“囗”之外,卽成“卟”字的。

【釋義】

(一)占卜決疑,猶“稽”,稽疑。明公尊:“魯侯又卟工。”“卟工”應為“卜師”。文獻或作“稽”。尚書·洪范:“次七曰明用稽疑”。管子·君臣下:“故正名~疑,刑殺亟近,則內定矣”。從文獻之“正名卟疑”、“則內定矣”,可知“卟”亦同“貞”。卜辭:“乙丑卜,王貞:余伐猷。”(合集6926)此云:乙丑這天卜。王觀察兆紋後決定:我要征伐。此卜辭之“貞”具有決定義,故銘文之“卟”,該為卟疑,以“貞”明“卟”而決疑。以“卜”求問,以“貞”作鑒定、決定亦在情理之中。(另參見“貞”字“釋形”。)白川靜明公簋(尊):“魯侯又工”與“又(有)祝”(禽簋)大概是相似之事。與其“”為“猷”之假借,不如解之初義為繇。白冰對此案云:“明公簋銘有‘工’,……甲骨文以‘’為‘咎’,以‘猷’為‘繇’,代金文以‘’為‘猷’,漢簡以‘’為‘由’,字書注音為‘其九反’,均屬古韻幽部,可以相通。金文今譯類檢解‘工’說:‘工(功):優越的戰功。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謂卽“冎”,讀為“過”,義為優越。’釋義不確。白川靜之初義為繇不誤。”(白冰青銅器銘文研究)先生認為甲骨文字,常見作“亡”,應讀為無咎。繇、咎古字同音,咎為大義。“工”猶言“大功”。此釋尊銘甲骨文為“咎”字,此讀之“繇”。

(二)族氏名。卟祖癸爵:“卟且(祖)癸。”

【字例】

卟且癸爵

明公尊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7 4:38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