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灰” 和 “燼” 是同源字。 最初为 “燼” , 甲骨文写作 “ ” ,像一手持箸拨弄余火。古时烧柴须经常用烧火棍翻动,使之燃烧充分,直至燃尽。“燼” 字本身就是使 “火” 燃 “盡” (尽) 的意思。到小篆时 “燼” 字已演化成 “燼” 和 “灰” 两个字, 小篆写作 “” (燼)和“” (灰)。 随着取暖条件的改善, 已有炭盆出现, 故烬字下加器皿的“皿” , 隶书随之写作 “、 ” 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