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炎”是焚烧时火苗升腾,引申热、盛大等义。《说文》: “炎,火光上也。从重火。 ” 甲骨文、 金文及小篆分别写作“ 、 、 、 、 ” 。 虽然时间跨度上千年,且笔画不尽相同,但字形结构无别,均由上下两个“火”字组成,正是火苗向上窜腾之象。即使是已成为今文的隶书( 《赵宽碑》 )也未改变这一结构, 写作 “” 。
与 “炎”字音义相近的同源字是“焱” ,由三个“火”组成。《说文》:“焱, 火花也” 。 甲骨文写作“、 ” ; 小篆写作“” 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