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脩”本指风干肉。古时用于祭祀或给老师缴纳的学费, 称作 “束脩” 。《说文》: “脩, (肉)脯也。从肉, 攸声。 ”这是对小篆而言。其实, 金文写作 “” , 左边是食物的 “食” , 表明 “脩”是吃的食物。古陶文、古玺文、小篆等写作 “、 、 ” , 将 “食”直接写作 “肉” , 而义符用的“攸”除表读音外, 也是一种动作, 表明 “脩”是人为制作的, 非自然肉食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《远古田猎图》 (局部)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