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陮”是崔巍高大的意思。《说文》 “陮,陮隗,高也。” 甲骨文写作“、、、” , 象鸟在阜上的样子。 用鸟能高飞, 阜是大土山两者会意。 阜( )横看是山丘形。 鸟在古文字中也写作 “隹” 。 小篆据此写作“” 。 隶书结构未变, 作 “” 。
阿(读ē) ,指大的山丘。《说文》 : “阿,大陵也。” 金文写作“、 ” , 字形不一是秦未统一文字前的常见现象, 但基本字素是表示山丘的 “𨸏” 、 表示土山的 “土” 和表示大声呼喊的 “可” (参看 “可”字释文) 。造字者可能是想到,当人们突然看见面前出现高大的土山时不由惊呼: “呵! 真高大啊” , 而造出此字的。 小篆写作 “” , 结构与金文1相同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