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文典》569页“舒”字偏旁《古玺》89页《古文典》567页《说文》84页《云梦龙岗秦简》220《马王堆》154页《甲金篆》254页
吕之借形变体分化字。本作“吕(战国文字野﹑豫﹑舒诸字所从)”,或把“吕”字上下两部分(多写作三角状)粘连在一起,秦系文字又于字形下部加短竖笔画(六国文字则于字形上部追加八状区别符号)而别出。汉字隶变以后,字形进一步抽象化,两三角状符号开始破裂,字形上部遂作龴,中部写作横弯钩,下部则由原来的竖笔写作弧笔。今天弧笔已写成了竖钩。古文献中的“予”可表给予义。《尔雅·释诂上》:“予,赐也。”《诗·小雅·采菽》:“君子来朝,何赐予之?”也可表赞许义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言音者予师旷。”又可假作介词,相当于“与”。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诚使乡曲之侠,予季次﹑原宪比权量力,效功于当世,不同日而论矣。”秦简中亦有这样的用法。《云梦龙岗秦简》220:“勿予其言殹(也)。”这些意义的“予”读为yǔ。“予”还可假作第一人称代词“我”,读若“余”。《尔雅·释诂下》:“予,我也。”《书·盘庚上》:“予告汝于难。”此外,“予”亦可读若“杼”,古帝王名。《集韵·语韵》:“予,夏帝名,通作‘杼’。”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帝相崩,子帝少康立。帝少康崩,子帝予立。”(齐航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