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ú从纽、侯部;崇纽、虞韵、仕于切。
jú群纽、觉部;群纽、屋韵、渠竹切。
jù从纽、侯部;从纽、遇韵、才句切。
《汉语字形表》142页《说文》76页《汉印徵》卷4,6页
形声字。从隹,芻声。芻(刍)为从又﹑从艸﹑艸亦声的会意兼形声字。本义是刈艸。于雏表音,雏与刍并齿头音﹑侯部。雏的远源﹑声首是艸,近源﹑准声首是刍。甲骨文已见雏字,作从鳥﹑芻声。故《说文》整理此篆时出现二个形体:籀文,从鳥﹑芻声;篆文,从隹﹑芻声。最后也形成两个楷体:鶵与雛。《现代汉语规范字典》将此二字皆列为正体,简化字分别作𬸅与雏。魏晋至隋唐碑刻,尚出现过以下俗体:﹑﹑﹑;𪀫﹑﹑﹑。《说文》本义是“鸡子”,即小鸡。《小屯·殷虚文字乙编》1052:“乎取生雏。”引申指小鸟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力不能胜一匹雏,则为无力之人矣。”又引申指小动物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不食雏鳖。”又引申指幼儿。唐杜甫《徐卿二子歌》:“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,名位岂肯卑微休。”在以上义项内𬸅与雏是异体关系;但“鹓𬸅”(凤鸟类)之𬸅不作雏,故二字实际上是具有包容关系的异体,非绝对异体字。以上读chú。又指鸟名,读jú。又作人名用字,孔子门生有颜浊雏,读jù。(张标)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