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ī晓纽、之部;晓纽、之韵、许其切。
yí以纽、之韵、盈之切。
《甲骨金文字典》752页《说文》210页《甲金篆》701页
形声字。从火,巸声。战国金文作“巸”,不从火,用同“熙”;小篆则为上“巸”﹑下“火”;楷书承之,下“火”演变成“灬”。本义为曝晒﹑晒干,读为xī。《说文》:“熙,燥也。”王筠句读:“言晒之使燥。”晋卢谌《赠刘琨》:“仰熙丹崖,俯澡绿水。”由晒(太阳照射)引申为光明﹑明亮,由光明引申为兴盛。“熙”又指玩乐,这个意义后来也写作“嬉”;由玩乐引申为和乐﹑喜悦,齐侯敦:“它它熙熙。”(形容和乐的情形)“熙”还作人名用字,读为yí。《集韵·之韵》:“熙,人名。《春秋传》郑有公子熙。”(郭小武 叶青)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