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透纽、屋部;透纽、屋韵、他谷切。

《说文》177页《篆隶表》616页

《说文》:“秃,无发也。从人,上象禾粟之形,取其声。凡秃之属皆从秃。王育说:苍颉出,见秃人伏禾中,因以制字。未知其审。”段玉裁注:“按‘粟’当作秀,以避讳改之也。……象禾秀之形者,谓禾秀之颖屈曲下垂,茎屈处圆转光润,如折钗股。秃者全无发,首光润似之。故曰象禾秀之形。秀与秃古音皆在三部,故云秃取秀之声为声也。……此云象禾秀之形,‘取其声’,谓取秀声也,皆会意兼形声也。其实秀与秃古无二字,殆小篆始分之,今人秃顶亦曰秀顶,是古遗语。凡物老而椎钝皆曰秀,如铁生衣曰锈。”秀字形体最早见于春秋时代的石鼓文,习见于战国包山楚简,上从禾下从乃,与《说文》篆文秀字形体完全相同。而秃字形体最早见于秦印﹑秦陶文颓字所从,独体字最早见于汉简﹑汉印和《说文》小篆,但秃字上从禾下从“”,与同时代的“乃”字形体区别明显。因此秀与秃二字在形体上从战国晚期至秦汉时代已经区分,二字更早的形体(特别是秃字更早的形体)未见,还没有更可信﹑更充分的字形证明二字本为一字之分化,或者秃是从秀字分化而来。段玉裁分析秃字的字形结构之义(即秃字本义)似较牵强,仅可备一说而已。秀﹑秃二字用为秃顶之义可能都是借用,其本义已失。(周宝宏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20:41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