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é匣纽、月部;匣纽、曷韵、胡葛切。
《中山》59页“渴”字偏旁《战文编》598页“歇”字偏旁《战文编》208页“”字偏旁《战文编》135页“谒”字偏旁《战文编》693页“竭”字偏旁《睡甲》31页“谒”字偏旁《说文》100页《马王堆》448页“渴”字偏旁《甲金篆》302页
结构方式不明。目前还不能依据所见古文字材料确认并清楚地说明其初文形式。“曷”字在目前所见古文字材料中,都是以合体字中的偏旁(几乎都是声符)形式出现的。战国时代“曷”的写法变化纷繁:三晋系文字在上下两个“口”形中间写作“”或“”等形式;齐系文字或写作“”,近似于“”“”二形上下接合;秦系文字或写作“”(下部中间分裂成左右两片),或省变作“”形,或为“”形。在秦汉隶变过程中,上部“曰”形得以保持(因此,《说文》小篆上部作“”,这可能是汉代人所为),下部渐变为“”形,楷书写作“匃”。本义不明。“曷”字在古代文献中主要作疑问代词,常询问原因,表示为什么﹑怎么。《书·盘庚》:“汝曷弗告朕?”早期也常用来询问时间。《书·汤誓》:“时日曷丧?予及汝偕亡。”“曷”在古书中或通“遏”。(金国泰)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