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釋形】
,金文是會意兼聲字,从金,从勒,勒亦聲。說文:“勒,馬頭絡銜也。”是有嚼口的馬籠頭。“攸勒”,或“鞗革”,是用皮革製成的絡頭馬具,上面有銅片(或貝類)的裝飾,嚼口上亦加鐵飾物,不易斷。故增“金”旁,亦是“勒”之異構字。
【釋義】
有嚼口的馬絡頭。班簋:“易(賜)鈴,
、咸。”
,同勒。毛公鼎、吳方彝等都載述賞賜物品有“馬四匹攸勒”。詩經·小雅·蓼蕭:“旣見君子,鞗革沖沖,和鸞(鑾)雍雍,萬福攸同。”攸勒、攸革、
革、
,同名異寫,是用皮革製成的馬絡頭具,上面有銅片或貝的裝飾,沖沖是形容該裝飾的耀眼。
【字例】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