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jì計)居未切(既)

說文:“旣,小食也。从皀,旡聲。論語曰:‘不使勝食旣。’”

【釋形】

旣,甲骨文(2)、(2093),借體象形,雖為會意兼聲字,以旡為聲,可借體象形表意顯然可見。右(或左)部是個就食器(),左(或右)部蹲踞之人張著大嘴巴背嚮之食器,示已吃畢了。金文亦與甲骨文形同。大鼎字於其人的腹部標有一點,示食飽而肚鼓的樣子。本義為已經完畢,因以為盡。說文據小篆而釋,未得其本。

【釋義】

(一)完畢,終了。卜辭:“辛子(巳)卜,貞:告旣,尞于河。”(合集14534)作冊令方彝:“乙酉,用牲于康宮。咸旣,用牲于王。”孫樵書褒城驛壁:“語未~,有老甿(hǎnɡ忙)笑于旁。”

(二)皆、盡,全部。:“今女(汝)亦旣又(有)(卩)誓,尃、、嗇、,亦茲五夫,亦旣(卩)乃誓,女(汝)亦旣從從誓。”李學勤先生曰:“這幾句裏還有三個旣字,都應訓為盡。”一說:三個“旣”都為“已經。”春秋·桓公三年:“秋,七月壬辰,朔,日有食之,~。”杜預:“旣,盡也。”

(三)已經。諫簋:“先王旣命女(汝)(司)王宥(囿),女(汝)某不。”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下:“三軍~成陳,使士視死如歸。”(陳:陣。士:士兵。)

(四)[旣……則]表示時間上的順承。何尊:“隹(唯)珷(武)王旣克大邑商,(則)廷告于天。”晉侯僰馬方壺:“晉侯僰馬旣爲(寶)盂,(則)乍(作)壺。”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云:“兩個句子是複句,都是前一分句用‘旣’後一分句用‘則’,時間上的後先相繼關係十分清楚。”

(五)人名。旣四馬戈:“旣四馬”戈。陳直讀金日札·乙編一百零二載錄,云:“憶民國三年順德鄧秋牧氏曾以此拓寄贈家墨迻兄,文字極精。兄當時據以攷釋,案王應麟姓氏姓為吳夫之後,則此戈屬於春秋戰國初期製作矣。”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7 6:53: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