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亙,求亙也。从二,从。,古文回。象回形。上下,所求物也。”
【釋形】
亙,甲骨文、,象水流回漩之形。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:“亙者,之初文也。今字皆作漩。亙从,為古文回,字象回水,是形義與為回泉者合也。”金文或與甲文同,或於甲文“”上下標“一”構成“二”,是河流之沿岸。段玉裁註“亙回雙聲,猶回轉也。”回,匣紐脂部;亙,匣紐元部,聲相通。
【釋義】
(一)通“宣”。神禹銘(岣嶁碑):“承(嗣)戉(越)臣()亙(宣)朱丩(句),凡(以)(惄)巛(順),氒(厥)日登。”亙讀為“宣”,宣同意連用。例簋“(、宣)(導)宇(訏)慕(謨)遠猷。”呂氏春秋·古樂:“筋骨瑟縮不達,故作為舞以宣導之。”高誘註:“宣,通。”
(二)人名。亙父丁爵:“亙父丁。”或族氏名。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