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shū梳)所()

說文:“疏,通也。从,从疋;疋亦聲。”

【釋形】

金文公簋首一字隸作“”,該字諸學者釋為“覺”,時過兩年,李學勤先生作新解:被隸寫為“”的這個字,左邊偏下从“爻”,是很清楚的。上面的“囗”不能與“爻”結合,而應同右邊的“見”作為一體看待,這是讀釋該字的關鍵。“囗”其實是“日”省去中間一點,初金文屢見;“見”則與“頁”通用,如成王何尊“順”字,康王大盂鼎“顯”字,都从“見”作。把“日”和“頁”合在一起,就是“暊”卽“夏”字。

从“爻”从“夏”是什么字呢?

說文有“”字,云:“从‘爻’从‘疋’,‘疋’亦聲。”其字與“疋”一樣,古音皆為心母魚部。“疋”字,說文說:“古文以為·大疋字”,句中“疋”廣韻引作“雅”。“雅”是疑母魚部字。

熟悉金文的都知道,大雅小雅的“雅”又可通作“夏”,如丹徒北山頂所出,銘文“以夏以南”便是·鼓鐘的“以雅以南”。“夏”是匣母魚部字,自能通假。

因此,以“疋”為聲的“”字,也可以“夏”為聲,所以簋銘的“”卽“”,同“”是一個字。

”字,繫傳徐鍇云:“禮記曰‘疏通特達’是也。”段玉裁說文解字註:“此與部‘疏’音義皆同。玉篇月令‘其器以達’,今月令作‘疏’。諸書‘枎疏’字,太玄作‘枎’。”由此可知,我們將這裏討論的簋稱作疏公簋就可以了。(引自李學勤釋“疏”考古2009年第9期)

【釋義】

作器者名。公簋:“(疏)公乍姚簋。遘于王命(令)昜白(唐伯)侯于晉,隹(唯)廿又八祀。”

【字例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0 15:30: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