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yòu右)于救切

說文:“又,手也。象形。三指者,手之列多,略不過三也。”

【釋形】

又,甲骨文,象右手形,正、反每無別,亦作,惟左右並稱時,為右,為左,區分有別。早期金文均與甲文同,後期或增一斜畫,或添加繁飾之。又,是一字多用字,除用“又”義外,金文與右(左、右)、佑、侑、有等通用。還或有與“丑”之同形。其本義為右手(方位,與左相對),而“丑”,表示地支的第二位,說文:“丑,象手之形。”又為宥韻,喻三,之部字,丑為有韻,徹紐,幽部字,之幽旁轉,故可知“丑”原初本為借字,遂於手指處加一豎畫以區別之。又,集韻:尤救切。

【釋義】

1.yòu尤救切

(一)同“右”。與“左”相對。卜辭:“王乍(作)三(師)又(右)中(左)。”(合集33006)詩經·衛風·竹竿:“淇水在右,泉水在左。”

(二)用作連詞。(1)復、再。曶鼎:“廼或(又)卽曶用田二,又臣□,凡用卽曶田七田,人五夫。”此云:匡季于是付給兩塊田,再加一個臣,一共付給七塊田,五個人。(2)連接整數和零數。作冊睘卣:“隹(唯)十又九年。”多友鼎:“或(又)搏于龏,折首卅又六人,……”文獻作“有”,史記·孝武本紀:“朕臨天下二十有八年。”(3)表示並列關係。毛公鼎:“余非(庸)又聞(昏)。”

(三)同“右”,通“佑”。佑助,導引。天亡簋:“天亡又(佑)王,衣祀于不(丕)顯考文王。”:“密弔(叔)又(佑)卽立(位)。”爾雅·釋詁:“右,導也。”

(四)同“右”,通“佑”。保佑。秦公鐘:“不(丕)顯朕皇祖受大命又(佑)下國。”“匍(敷)又(佑)四方。”周易·無妄:“天命不佑。”楚辭·天問:“天命反側,何罰何佑?”

(五)人名。又甗:“又乍(作)父乙(尊)彝。”,是父乙之子。

2.yǒu云九切

(六)通“有”。與無相對。毛公旅方鼎:“母(毋)又(有)弗。”這是說:就沒有不順利的。

(七)通“有”。占有。利簋:“克聞(昏)(夙)又(有)商。”孟子·萬章上:“富,人之所欲,富有天下,而不足以解憂;貴,人之所欲,貴為天子,而不足以解憂。”

(八)通“友”。柞伯簋:“王曰:‘小子、小臣,(敬)又(友)!”:“王若曰:‘!命女(汝)乍(作)(師)家(司)馬,……(訊)小大又(友)(鄰)’。”訊小大又鄰,王輝商周金文:“唐蘭說訊指訊問,又通作友,卽周禮·大宰‘以九兩係邦國之民……八曰友,以任得民’之友,‘其地位比吏更低’,而鄰卽周禮·大司徒之‘鄰長’。銘文選云:‘……小大右,小右卽群右,包括戎右、齊右、道右等。大右卽司右,統管群右。司右、群右都為周禮司馬之屬。’案友金文習見,麥方鼎:‘用饗寮友。’……右可能如官制研究所說,是一種職官泛稱,是僚屬、助手。”“訊小大又(友)(鄰)應連讀,意為:咨詢大小助手(的意見)。”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7 1:45: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