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釋形】
,金文从貝,聿聲。古韻聿在物部、喻四紐,贐在真部、邪紐,喻四歸定,定舌音,邪齒音,古無齒舌之分,物、真部亦可旁對轉。說文:“盡,器中空也。从皿,
聲。”說文之“
,从火,聿聲”。盡从
聲,
从聿聲。侯馬盟書盡作
(348)、亦作
、
,一字異構,或从
,或从聿;中山王
壺盡字作
,其形亦不从“火”。同例
,亦可作“
”,說文:“
,會禮也。从貝,
聲。”
,後多寫作“贐”,今作“赆”。
,集韻:“或从盡作贐。”依戰國文字看,聲符盡是
之繁化。故知
,亦
,卽贐之初文。另參見“
”字條。
【釋義】
人名。
父辛尊(簋):“
(贐)乍(作)父辛寶
彝。”
【字例】
.JPG)
父辛爵
.JPG)
父辛觶
.JPG)
父辛簋
.JPG)
父辛簋
.JPG)
疐 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