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叕,綴聯也。象形。凡叕之屬皆从叕。”
【釋形】
叕,劉釗先生說:“甲骨文有字作
類纂0227,像人四肢有所連綴形,張政烺先生將其隸作‘叕’。……這個字又可以寫作:
類纂0228,人形下部多出一圓形筆劃。金文有字作:
(金文編1246頁)。湯餘惠先生據秦簡叕字作:
。釋上揭金文為‘叕’字,從形體上看,這個考釋無疑是正確的(註湯餘惠略論戰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問題,古文字研究第15輯,中華書局1986年)。金文叕字所从人形只是將上肢橫寫而已。”(摘自古文字構形學)何琳儀先生戰國古文字典叕字,收璽匯文、睡虎文兩體,與金文形近,釋云:“从大,四肢各著一筆,表示綴繫之物。指示,大亦聲。綴之初文。”此之春秋金文,亦是,叕,玉篇:“連也。”綴,博雅:“連也。”綴是叕之後起加旁字。
【釋義】
人名。交君子叕簠:“交君子叕肈乍(作)寶簠。”交地之封君,名子叕。
【字例】
.JPG)